聯系方式 |
手機: |
13287769552 |
QQ1: |
1792786793 |
QQ2: |
1792786793 |
微信: |
bjr369 |
|
云南會計管理信息系統 |
 |
網上報名 |
 |
證書查詢 |
 |
云南初級會計報名 |
|
|
|
您的位置:中國>>云南>>云南會計網 |
2024年上半年香格里拉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穩定 |
平臺:云南會計學會網 來源:財稅局(地方稅務局) 時間:2024年2月16日 閱讀量:97685次 |
2024年上半年香格里拉市
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穩定通知 |
2024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圍繞高原特色農業發展,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農業農村經濟由單純追求總量增長向“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轉變,積極推進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進程,農業農村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一、上半年農村經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2024年上半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25318萬元,可比增長5.2%,其中:農業產值6756萬元,可比增長2.7%;林業產值3656萬元,可比增長9%;牧業產值9286萬元,可比增長6.3%;漁業產值280萬元,可比增長19%,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5340萬元,可比增長3.4%。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6003萬元,可比增長5.7%。
(一)農業經濟保持平穩較好的發展態勢
風調雨順的氣候條件為農業豐產農民增收奠定良好基礎。今年全市大部分地區氣候條件為近年來較好,較利于夏收糧食和特色經濟作物生長。同時,全市加大對科技增糧的資金、物資投入,大力推廣間套種、地膜覆蓋等為主的科技增糧措施。
1.夏糧喜獲豐收。全市夏糧播種面積5431公頃,同比增加4公頃,增長0.07%;夏糧總產量25300噸,同比增加178噸,增長0.71%;夏糧單產311公斤/畝,同比增加2公斤,增長0.65%。
2.特色經濟作物生產形勢喜人。一是油菜籽面積和產量“雙增”。油菜播種面積為419公頃,同比增加14公頃,增長3.46%;油菜籽產量1155噸,同比增加29噸,增長2.58%;二是蔬菜面積和產量持續增長。上半年全市蔬菜面積達到157公頃,同比增加20公頃,增長14.6%;蔬菜(包括食用菌)產量達到3157噸,同比增加179噸,增長6.01%。
(二)畜牧業生產總體平穩
1.生豬生產基本平穩。豬肉價格長期低位徘徊,已對生豬生產造成一定影響,但由于近幾年生豬價格波動頻繁,養殖戶對價格波動的承受能力已大大提高,因此保持了生豬生產的平穩發展。上半年香格里拉市生豬存欄227365頭,同比下降4.19%,其中:能繁母豬存欄35392頭,同比下降1.55%;生豬出欄63820頭,同比增長4.96%;豬肉產量4957噸 ,同比增長5.29%。
2.牛羊生產保持平穩。牛羊肉價格上漲帶動了養殖戶的養殖積極性,對穩定全市畜牧業生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上半年牛存欄122019頭,同比增長0.47%;牛出欄8483頭,同比增長3.14%;牛肉產量1264噸,同比增長2.93%。羊存欄72000只,同比下降2.75%;羊出欄15877只,同比增長6.79%,羊肉產量為316噸,同比增長6.4%。
3.家禽生產基本穩定。上半年家禽存欄659671只,同比下降0.8%,出欄231584只,同比增長10.1%,肉產量為413噸,同比增長10.1%,禽蛋產量221噸,同比增長9.95%。
二、當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畜牧業發展仍以散養方式占主導地位,養殖技術水平低、養殖成本高。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帶動力不強。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數同比下降,顯示養殖戶對后期生產和市場價格仍持觀望態度,將對下半年生豬生產產生不利影響。
(二)種糧效益低,穩定糧食生產壓力大。長期以來,種糧效益偏低,加上近年來農資和農業生產用工成本上漲快,種糧成本節節攀升,種糧效益更加低下。一方面導致經濟作物與糧食作物爭地矛盾越來越突出,穩定糧食種植面積的壓力越來越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量農村青壯年進城務工,糧食生產出現了結構性、季節性勞動力緊缺。
三、促進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一)推進畜牧業標準化適度規模養殖。重點抓好適度規模經營、鼓勵和引導農戶集中建設標準化圈舍,按照規模化生產要求,合理布局畜禽良繁體系。大力發展龍頭企業、合作經濟組織、家庭農場等新型農牧經營主體,推動全市畜牧業規模化、生態化、可持續經營,提高主要畜產品的保障供給能力和質量安全水平,減少中間環節,降本增效,讓養殖戶分享更多利潤,增加農牧民養殖經濟收入和效益。采取激勵措施提高能繁母豬飼養量,促進母豬飼養量的增加,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散養戶補欄的需求。
(二)全面加快以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各類優勢特色產業增產增效提供水利保障。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在加快發展畜牧業等優勢產業的同時,積極培植壯大其他優勢特色產業,不斷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突出解決產業結構不優的問題,以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轉型升級,穩步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穩定糧食生產,著力推進特色優勢產業多元化發展。加大農業科技創新驅動,加強農技推廣力度,依靠農業龍頭企業或種糧大戶,培養職業種田人,確保“有地必種”,提高產業競爭力,保證糧食穩定生產。
責任編輯:汪貴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