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西藏會計遠程繼續教育上線通知,今年都繼續教育已經開始了,大家在規定時間完成今年繼教學習工作,同時要注意自己往年的課程是否完成,否則對后期的職稱報名,高級職稱審核評審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如果學員之前年度的會計繼續教育沒有及時進行學習,該如何處理呢?其實大多數地區的會計繼續教育是支持補學的,西藏已經開通往年的補學課程,登錄“西藏自治區會計網”(220.182.49.140:7001/xzkjw/)為全區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和會計繼續教育事項的指定網站。會計專業技術人員應當及時到指定網站進行個人信息采集、個人信息變更申請以及會計繼續教育事項登記申請等。晉升會計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其繼續教育公需科目,同時需通過“西藏自治區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網”進行在線學習、考試及認定。
全區行政區域內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團體等組織(以下簡稱用人單位)具有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或不具有會計專業技術資格但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以下簡稱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適用本辦法。
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實行學分制管理,每年參加繼續教育取得的學分不少于90學分。其中,專業科目一般不少于60學分。
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原則上當年參加并完成繼續教育,所取得的學分在全國范圍內當年度有效,不得結轉以后年度。
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內容包括公需科目和專業科目。
公需科目包括專業技術人員應當普遍掌握的法律法規、政策理論、職業道德、技術信息等基礎知識,專業科目包括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應當掌握的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會計信息化、會計職業道德、財稅金融、會計法律法規等相關專業知識。
公需科目和專業科目執行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定期公布的科目指南。
新華會計網校,
正保會計網校,
東奧會計網,
上海國家會計網為財政局指定學習網站機構
應當充分發揮國家會計學院、會計行業組織(團體)、各類繼續教育培訓基地(中心)等在開展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方面的主渠道作用,鼓勵、引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單位參與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
(一)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管理部門組織的繼續教育和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財政部門應當直接為會計專業技術人員辦理繼續教育事項登記;
(二)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參加會計繼續教育機構或用人單位組織的繼續教育,財政部門應當根據會計繼續教育機構或用人單位報送的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信息,為會計專業技術人員辦理繼續教育事項登記;
(三)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采取上述(一)、(二)以外其他形式的,應當在年度內登錄指定網站上傳相關證明材料,在90日內申請辦理繼續教育事項登記;也可持相關證明材料到所屬地財政部門現場申請辦理繼續教育事項登記。
一、 登錄
1、進入西藏自治區會計網(網址:http://220.182.49.140:7001/xzkjw/),選擇“繼續教育”進入到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西藏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專區,輸入學員的身份證號碼和姓名信息進行登錄。
2、登錄成功后,請選擇2024年度課程進行學習。
二、 選課學習
1、點擊頁面左側登錄信息下方的“課程列表”按鈕選擇2024年度進入選課列表,在感興趣的課程狀態一欄點擊耳機符號可以開始聽課。課程分為公共課和專業課兩類,學員可以任選課程進行學習。公共課完成10學時,專業課完成20學時,即視為結業。學員在結業后仍然可以學習相關課程。1學時=45分鐘。
三、 證書打印
課程列表的最下方顯示學員的學習狀態。當公共課完成10學時,專業課完成20學時之后,本年度結業狀態顯示“已結業”。 此時可以點擊頁面信息下方的“查看證書”按鈕,可以查看并打印證書。
建議大家選擇網絡遠程視頻教育,這樣方便大家利用閑余時間綜合的學習,網上報名人員直接在網校平臺進行發票申請。
溫馨提示:
1、電子發票請仔細填寫發票抬頭。電子發票可用于報銷,它的法律效力、基本用途、基本使用規定等與稅務機關監制的紙質增值稅普通發票相同(電子發票法律效力解讀及申請流程>>),可到稅務局指定網站“瑞宏網http://www.e-inv.cn”查詢發票信息。申請電子發票后,不予開具紙質發票。請用PDF閱讀器打開電子發票(下載地址>)。
2、紙質發票請詳細填寫發票抬頭、郵寄地址、郵編、收件人、手機號。如果是單位地址,請寫單位全稱;如果是家庭住址,請寫樓層門牌號。
3、發票申請時限為購買網校輔導課程或圖書后一年內,逾期不予辦理。發票類型確定后不予更換。
4、收到紙質發票后請妥善保管,涉及退款的課程或圖書申請返款時須退還原紙質發票。
5、紙質發票、增值稅專用發票需以快遞方式進行郵寄,快遞郵寄方式產生的費用需自行承擔且郵寄時間為1-6天(購紙質書的同時申請發票的情況除外)。
以上是我們整理的2024年西藏會計繼續教育報名規則相關內容,如需了解更多信息,登錄華文繼續教育網站進行查詢即可。
說明:因繼教政策、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華文會計在線提供的以上會計繼續教育相關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學員以當地會計管理部門的官方通知為準!
(本文由華文會計在線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